的放矢。
襄邑刘氏在易经上颇有造诣,而睢阳戴氏,则是世传大小戴礼学。
简单来说,就是分化利诱罢了。
这两家都算是比较注重于学术,之前在官场上也没有多少建树,并且在这一次的事件当中死的也是普通的族人子弟,算不上多么大的折损……
活人可以卖,死人一样也可以卖的。
襄邑刘氏、睢阳戴氏原本琢磨着,反正人死了不能复生,人血馒头也是馒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如果说借着这一次让家族能够跻身朝堂,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就当是家族内的那傻孩子自己跳了许县的护城河自杀了就是。
反正这年头,死伤的多了去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弘农杨氏出手了……
严格来说,是出嘴……哦,发声了。
杨彪写了一篇哀悼自己孩子的文章,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传播而开!
『呜呼哀哉!养子廿余,一日成空!』
『惟子在汉,愿为梁栋,外求武功,内进文贡,匡率恩职,以尽臣忠。』
『然遇不辰,三纲道痈,否哉悖运,窃器贼凶,奋诚谏烬,危言赍用。』
『夫天地之长远兮,嗟人生短多殃!』
『呜呼哀哉!子不见鬼侯醢乎,子不见邢侯脯乎,子不见微子去乎,子不见箕子奴乎!』
『何轻其生兮骨肉离分!何重其忠兮朝野亡生!往者子弗及兮来者子不厥真!』
『胡契阔之屯亶兮,值昬化而永良,曷不相时以卷舒兮,徒委质而颠亡!』
『呜呼介士,胡不臣央!痛哉惜哉,呜呼哀哉!』
文章一出,许县之内的风头就是骤然一变!
若是按照历史上的局面,当下弘农杨氏应该多数在弘农郡内,但是现在曹军在河洛和骠骑大战,秉承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则,弘农郡内的杨氏子弟族人自然而然的就来到了山东中原地区,在京都许县周边暂时居住下来。
其实河洛被侵占,杨氏被驱赶出了家园,倒也不算是什么。
毕竟这年头,能活着就不错了,颠沛流离的家族也不仅仅只有杨氏一家。
所以如果杨修不死,杨彪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发飙!
虽然没有一个字在骂曹操,但是鬼侯等人是谁啊?
这但凡是读了几天书的,大体上都是明白,然后也就明白了杨彪提及这些典故的意思!
于是乎,再怎样要卖孩子人血馒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