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则认为输球的原因不在于基德外线9中6,而在于雄鹿全队的三分命中率不到30%。
随后的第二场比赛,于飞全力以赴,不再迷恋外线投篮,通过点名生吃洛尔·邓粉碎了马刺的侧翼。
与此同时,凯文·马丁屡试不爽的碰瓷进攻让马刺的内线遭遇犯规危机。
下半场,雄鹿的外线一开火,比赛悬念瞬间消失。
那是一种即时的崩溃,也是雄鹿在季后赛显得独一无二的原因。
他们在大球时代拥有了小球的火力,这是一种可怕的变革。
这场变革可怕在哪里呢?
因为它是可模仿的。
自从NBA划时代地引入24秒进攻时间以来,篮球运动没有本质的变化。得巨人者得天下的古训已经流传了半个世纪,只有乔丹的公牛可以在没有伟大中锋的情况下持续取得成功。因为保守主义者对三分球的排斥,使得球场的尺寸天然地适合长人的发挥。
因此,无论你要打UCLA进攻,还是打三角进攻,亦或是普林斯顿进攻,你都需要某些拥有特定技能的巨星。
而小球是不需要这些的,只要你拥有水平以上的控卫,再给他配置大量的射手和能客串前锋和内线的多功能侧翼,你就能打小球。
这就是为什么勇士会完全改变篮球比赛。
其他球队既针对它,又学习它,最后成为它,并试图超越它。
雄鹿将这個时间点提前了近10年。
现在,围绕雄鹿的小球是否可以取得成功,已经分为两派,一派依然是英雄史诗的观点,认为雄鹿的小球是因为于飞的存在才能打得风生水起,如果没有于飞,就会崩溃。另一派人认为,小球的核心只能决定小球的上限,但影响不了它极高的下限。
可是,无论如何,这都不影响马刺的溃败。
哪怕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雄鹿一旦开火,局势就难以逆转。
即使他们用鲍文和邓肯的组合封锁于飞的攻势,雄鹿依然能让马丁和格兰杰来击败他们。
这天晚上,于飞在布拉德利中心看见了很多举着“弗莱,再来一年”的牌子。
于飞可能要走的消息已经传了一个赛季,雄鹿的球迷们惶恐不安,但又无可奈何。
于飞看见了那些牌子,要说心里不产生什么波动是不可能的,但等他走出球场的时候,他才开始回想,这有没有可能会成为他在布拉德利中心打的最后一场比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