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城下之盟大清可以不遵守,难道今日的城下之盟,大清国就会遵守了吗?大清国上至君,下至臣,都很愿意相信继任者的智慧。”
额尔金转念一想,也对,而且这小子以前就是清国人。
巴夏礼虽然13岁就在清国生活,号称是清国通,但巴夏礼毕竟不是真正的清国人,思维逻辑和处事方式还是英国人那一套。
“阁下有没有办法在不吃葡萄的情况下,就知道葡萄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额尔金非常客气地走到梁耀跟前,虚心请教道。
“很简单,按照签订国际条约的正常程序,要求在大清国的皇宫紫禁城和大清国正式签约,并将来年交换条约的地点也定在紫禁城。
如果大清愿意在紫禁城缔约,就表示诸位日后进京就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当然,阁下也可以先行派遣一使团进入京师,试探试探大清国君臣的态度。”
额尔金细细思索之下,觉得梁耀说得有道理,只要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多了。
再者,万一清朝反悔,还是不让他们进京,那这仗,不是白打了吗?
不让他们公使进京,把使馆设在广州和上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额尔金遂派巴夏礼直接进京,让巴夏礼将签约交约的地点设置在紫禁城一事告知清方。
在首都签约,交换条约,也符合国际惯例,清方没有拒绝的理由。
巴夏礼的使团在一个连的英军士兵护送下,再次高调出发,前往京师城。
这一次,巴夏礼终于得偿所愿,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京师城。
看到了京师城威武雄壮的高大城墙,正当巴夏礼等着清方将其礼送进城时。
毫无防备的巴夏礼使团在瓮城被清军缴了械。
确如额尔金所言,巴夏礼虽是清国通,但仍旧是英式思维。
巴夏礼料想自己是代表大英帝国的使者,大英军队又近在大沽口,想来清方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因此面对清军的缴械,巴夏礼没有下令抵抗,乖乖让随行的英军士兵交出了武器。
他以为清国方面只是不希望外国使节带着武器进城,这一点在情理之中,他可以理解。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巴夏礼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的了。
清方二话不说就将巴夏礼投入大牢。
洋人进城一事很快在京师城闹得沸沸扬扬,坊间亦对此事议论纷纷,获悉此事,咸丰皇帝龙颜大怒。
桂良为了撇清关系,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