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规划,不是简单的颁布几个诏令就能够实现的,遇到的问题会非常多。
但他的目标也非常的明确,就是用新一轮新技术的力量,来让皇室取得强大的力量,进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如果没有危机的话,他也要为之后藩属改行省打好基础,蒸汽时代的生产力还是束缚了大唐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在西亚以及欧洲存留那么多的藩属国,就是因为大唐实际上还是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做不到用流官统治。
换句话说,现在的统治方式,让所有人都觉得很合适,大唐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各方面都碾压他们,而且军队可以到达他们的土地。
所以他们成为帝国的藩属国,在许多方面配合帝国的行动,就像是历史上的大多数王朝所做的那样,只不过现在大唐统治的远了一些。
但如果大唐真的要废除他们的王公,换成流官统治的话,那就不行了。
在洛长青的规划中,接下来的新技术,如果能让火车的速度变得更快,能让帝国军队的实力再次大幅度上升,那大唐就能用更低的成本控制更远的地区,或许之后就能将所有的藩属国,都变成行省。
洛长青虽然也出身洛氏,但毕竟不是搞技术和理论出身,他如果有这方面的学识,就会知道,虽然技术的发展滞后,但在理论学界,早就翻天覆地了。
不过虽然洛长青也有些遥远的东西看不到,但好歹他预知到了未来将会发生的大变动,在这个时候积蓄皇室实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神都中的讨论持续了很久,各部尚书对于洛长青的需求,都需要搞明白,越听越觉得这是一件相当大的事情。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
洛长青到宫中向天子汇报这件事的首尾,等他离开皇宫后,他望着高高的宫墙,回想着皇宫内的场景,那些宫女和太监,他猛然间感觉有一种腐朽的味道在散发出来。
依靠那些传统的帝国官僚,真的能完成他想要完成的大业吗?
他在心里狠狠地对这些打上了一个问号。
……
在江南各个码头上,匆匆离开的人影极多,不知道有多少人持着船票,离开了这里。
不仅仅是商人,实际上商人才是少数,还有很多担心被牵连的知识分子,他们都不是主流知识分子,在如今中原的氛围之中,决定离开这里。
其中大多数人都前往安南行省,那里是避难之地,一直以来都和中原的对抗比较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