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帝国想要生存下去,便是要解决内忧外患,大唐帝国的内忧就是愈发激烈的政治斗争,在内部的争端略微被盖住之后,整个朝廷便将视线都转向了外边。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吐蕃再次进犯了大唐。
在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周围到处都是强敌,但是经过贞观一朝的整治,现在大唐周围的环境,已经是诸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了。
对于中央朝廷来说,周围自然还是有敌人的,比如一直都被宰相们视作假想敌的燕王李恪,以及那些分封出去的诸侯国,但是对于大唐来说,却实在是没有几个。
现在真正一直被李治所忌惮的只有两個,一个是吐蕃,从永徽开始,吐蕃就和大唐经过了几次战争,双方都奈何不了对方,吐蕃下来就会被大唐打,大唐也上不去。
另外一个就是西域。
当初李世民在的时候,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协议,那就是尊奉李世民为主,但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太强,而且他有天启者的身份,所以西域玄门认可了他的身份。
但等到李世民去世后,西域玄门的态度就再次暧昧了起来,尤其是等到洛玄奘去世后,在神葬之后,圣女赵黛儿登上了玄门大祭司之位,西域和大唐间的态度就再次暧昧起来。
那个一直都被搁置的问题,再次被李治提了起来,那就是,谁才是西域的精神领袖,谁才是西域真正的素王之下第一,是玄门之主,还是大唐天子。
如果是李世民时期的话,那这并不算是一个问题,李世民有足够的能力以及威望去取得地位,即便是如此,李世民实际上也在搁置这个问题。
李世民有深刻的政治智慧,他认为非要去争个高低上下是没有必要的,他并不需要在每一个地区都至高无上,只要在大唐这个帝国体系中,他总能成为斡旋的那个人,那他自然就是最至高的天子。
玄门之主的地位再高,没有他的首肯,那西域的任何东西都过不了中原以及草原,未来还有其他的区域。
但李治的政治智慧就远远不如李世民了,他是非常想要在这个问题上,争个高低上下的,毕竟他的父亲太过于优秀,那他如果想要在未来大唐的历史上,不成为那个被忽略的君王,就要作出一番功绩,就算是这份功绩是表面上的,是他的父亲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主动放弃的,即便是如此,他也要把这份功绩拿过来,他必须完成开疆拓土才行。
在许多人的眼中,开疆拓土总是功绩,但现实中却不是这么计算的,如果取得一份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