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马合击六安的黄盖将军,还是会绕道南下去攻皖城?”
这个问题孙权也在思考,沉吟了会,他望向一旁的老者问道:“虞公以为呢?”
那老者名叫虞翻,乃是会稽名士,曾被会稽郡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虞翻当时正值父丧,曾穿着丧服到郡府建议王朗避其锋锐,但王朗认为自己身为朝廷官吏应该保护城邑,于是决定与孙策交战,在固陵列阵抵御,最后被孙策所败。
王朗随后逃到侯官县,结果该县县令因畏惧孙策不敢开门放心,还是虞翻上前劝告,王朗方才逃出生天,远赴交州,虞翻因为老母尚在便没有跟随,而是返回了会稽,最后被孙策重新聘为功曹,随后与孙权相识。
虞翻轻抚着唇下细须,微眯着眼,想了会道:“以老夫来看,恐怕还是去六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哦?”孙策侧目望向虞翻:“为何?”
“黄忠之名,老夫也曾有闻听,年初王政悉起大军,攻伐北海,此人曾数次先登,屡立功勋,方才在短短时日内从一个什长被拔擢中郎将。”
虞翻道:“但其起拔虽速,在徐州军中的根基却是不稳,论及地位威望,全不能与久镇一方的金余、徐方乃至如今六安城外的吴胜可比。”
“吴胜既至,黄忠这一路便成了偏师,务必要听从主帅调遣,而吴胜此人酷爱杀戮,心性急躁,既已兵临六安,必想着尽快拿下,由此可以推出,其大概率会招令黄忠前来助他,而黄忠也只得依令行事。”
这番分析合情合理,若非刘晔的出现,原本吴胜和郭嘉的确是要调黄忠协助攻城。
“也就是说,接下来会有两路黄巾贼军,共计近两万人一同去攻六安?”
孙权微微琢磨了下,不由悚然一惊:“这等兵力,若是肆意勐攻,不知黄盖将军能守住多久。”
一旁的董袭道:“县君勿虑,六安乃是重镇大城,城高墙坚,黄将军又是沙场宿将,料来短期内并无大碍,不过末将听说,王御寇这一年来招兵买马,徐州军马总数早过十万,若是后方再遣援军来的话,就有些麻烦了。”
“所言极是。”孙权颇为认同此点:“如今安丰已落入贼手,徐州若要派第三路人马增援,直接便可从彭城调派,过沛国而长驱直入,这可如何是好?”
“仲谋多虑了。”虞翻喝了口茶汤,旋即放下盏子笑道:“徐州不会再有兵马来援了。”
迎着孙权讶然的眼神,虞翻解释道:“董都尉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