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正统所带来的影响力也实在不可低估。
所以后面的那些话,内部讨论时说说倒也无妨,权当坚定大家造反的信心便是。
可要是对外宣之于众,不仅说服力实在勉强,还容易再次被扣上妖言惑众,目无君父的罪名。
“适才祢先生所言名利,颇有道理。”于禁道:“末将想起将军当日在开阳所成立的天机营,或许便可凭此器以争名。”
天机营?
靠那些在茶馆、青楼,酒肆的俳优?
王政侧目问道:“如何争之?从何争起?”
“将军,曹操所得名势,皆因天子在许昌耳。”于禁沉声道:“若天子不在呢?”
王政闻言,剑眉微微扬起,若有所思。
“于禁你的意思是咱们去把天子抢过来?”一旁的吴胜插嘴道:‘倒也是个法子,就是难度不小啊。”
“非也非也。”于禁连连摇头,刚要说话,一直沉默的徐方突然道:“文则兄所言,莫不是从天子的身份上做文章?”
一言惊醒梦中人,于禁颔首之时,王政亦是恍然大悟。
刘协的天子身份有问题吗?
当然有!
最大的问题,便是他这个天子是董卓立的,要知道汉灵帝钦定的继承人可是少帝刘辩,而不是他刘协。
这法子不错!
“文则真乃国士也。”王政心念急转,面色登时振奋起来:“一言以蔽,本将茅塞顿开!”
事实上,对于汉献帝的天子身份,各路诸侯的态度本就是随着政治立场转换而一变再变的。
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袁绍。
董卓为了掌控东汉实权,改立刘协为帝时,袁绍当时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并以强硬且略带威胁的语气警告董卓:
“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其后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后,袁绍依旧不承认刘协帝位的合法性,甚至意图拥立宗室刘虞为帝。甚至在和袁术的书信中,袁绍甚至有过“今西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安可复信?”之言。
这话就很诛心了。
这是直接说刘协并非汉灵帝之子了,连是否皇帝血脉都有问题了。
汉灵帝泉下有知,要是知道自己的臣子为了利益都要强行给他戴上一顶帽子,不知作何感想。
到了两年后权臣董卓身死,李傕赶走了吕布,入主长安,挟持献帝时,袁绍的态度又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