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警惕的是,丹麦与英格兰在八年前所签订的同盟条约依旧有效,并且还将西茨海尔斯港作为英格兰海军的军事基地,常年驻有一支分舰队。如今,更是借口打击齐国海军远征舰队的借口,英格兰于该港派驻了数十艘战舰。
为了预防丹麦和英格兰突袭斯堪尼亚,卡尔十二世特地加强了赫尔辛堡和马尔默两地的防御,并增派了更多的部队入驻该地区,以震慑这两个潜在的敌人。
1679年,瑞典与丹麦签订的《隆德和约》并不能保证两国之间的和平。要知道,在那场斯堪尼亚战争中,丹麦辛辛苦苦打了三年,结果到头来竟然一无所获,所夺取的斯堪尼亚数个省又重新还给瑞典,这让它始终耿耿于怀。
有这样一句话:“在战场上无法得到的,在谈判桌上也无法得到。”但那场斯堪尼亚战争的结局却似乎与这句话不符,因为瑞典在战场上丢失的大量领地就是在谈判桌上一一恢复的。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瑞典原本是会输掉这场战争的,哈尔姆斯塔德、隆德、兰斯克鲁纳等若干次胜利,只不过没有使斯堪尼亚等省的局势进一步恶化,而未能扭转瑞典在海上和北德意志的崩溃之势。那一次能够侥幸躲过一场劫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路易十四的慷慨和照顾,而不是依靠自己。下一次,瑞典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其实,在那个时候,瑞典根本无力继续将战争打下去,经济上债台高筑,政治上也是腐败低效,维持庞大的帝国更加力不从心。若是削减政府开支,改善财政状况,势必会削弱军事实力;若是继续保持这个环波罗的海帝国,财政就会更加入不敷出,难以支撑。
为此,瑞典试图与丹麦进行关系缓和,双方在秘密条款中提出了某种形式的谅解:即,在十年内,任何一方都要向对方告知与第三方签订的协议,且这种协议不应当针对对方。这一谅解能够达成,需要感谢瑞典国务大臣约翰·于伦谢纳的努力。随后,卡尔十一世与丹麦王室的联姻也是两国关系转好趋势的体现。客观来说,排除第三方势力向波罗的海的渗透并保持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间的合作(此时的挪威属于丹麦王国),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然而,1680年,于伦谢纳去世后,瑞典的对外政策却发生了转变。在十几年前的大北方战争,两国又一次兵戎相见。
毋庸置疑,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瑞典王国在事实上已经衰落了。在军事方面,表现得最差的无疑是海军。装备落后尚且不论,在大北方战争中,瑞典竟然找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