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荒地开垦殆尽,使得田赋的征收成为定额化,每年就这么多钱。
这两年朝廷又到处用兵,关外、西北、台湾、安南、藏南,战事频仍,财政极为吃紧。可是由于“国家出入有经,用度有制”的祖制,每当乾隆要用钱的时候,和珅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崇文门税关、盐商、十三行、铜矿、议罪银,也就是这些。
所以几年前当他听说赵新派人在蒐楞吉岛上挖金矿,和珅恨不能发兵给夺回来。这也是他极力赞同朝廷购买风帆炮舰,并鼓动乾隆答应的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即便是和珅都没有意识到,乾隆时期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也是财政吃紧的重要因素。
清廷官员的眼里只盯着粮食价格,吃不饱饭是他们最关心的,然而一旦粮食价格平稳,他们就认为风调雨顺。
事实上由于整个乾隆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市场流通中的货币过多(通货膨胀)、国家粮仓储备充足,使得物价涨幅年年升高,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愈发沉重。
白银大量的流入,使得中国的银钱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白银大量流入的同时,清廷投放于流通领域的制钱数量同样大幅度增加。白银和制钱数量的增加使得“钱贱物贵”的现象持续不下,这对老百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历史上从嘉庆时期开始,西方人通过鸦片使白银大量外流。虽然钱少了,可物价却没降,官府征收的税赋银没有降。再加上持续的战乱和灾荒,使得民生凋敝,财政紧缩,有多少钱都不够花。
而这,才是“乾隆盛世”浮华之后迅速跌落的真相。
和珅对英国人的行为视而不见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有个难言之疾想求助于英国人;中医能看的大夫、能吃的药他都试过了,可一直没有根治。那就是花柳病,也就是俗称的“杨梅疮”。
作为官员,除了刘墉、王杰那样治身严谨的理学名臣,其他人别说和珅了,很多人都得了“杨梅疮”;比如那位乔道台。
这玩意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染,这年月只要喜好“闺房之乐”和青楼的,没一个躲得掉。
于是和珅便给了乔人杰一个任务,趁着跟英国人接洽的工夫,悄悄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良药能治这个病。乔人杰一听正合心意,他也有这个难言之隐。
然而马戛尔尼在听了乔人杰的请求后陷入了茫然:“实在抱歉,我们没有这样的药。”
这年月欧洲正处于“宫廷淫乱时代”的末期,贵族男女之间交往不上床那都叫彼此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