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文治。
便要用士子们治理这个天下。
“可如今的朝廷,自从南北榜案之后,北方士子与朝堂离心离德,开始转去专研辽学,不再研究八股文。”
“南北的学风,俨然变成了两个方向。”
“北方的士子,想要学习辽地,进行变革,让朝廷从上到下,重新梳理一遍,让辽学变为显学,抑制儒学诸派。”
“北方士子,甚至觉得科举,就该多考一些辽地的学问,那才是真正经世济民的好东西,而并非是传了两年前,礼仪教化上的那些之乎者也!”
“之前京都皆言你们六叔要反,满朝文武更是传得风风雨雨,皆信以为真。”
“其根源,便在与南北士人在文化上,有所割裂。”
这是秦标醒来之后,所想的事儿。
表面上,辽王反叛这场闹剧,似乎是秦风在北伐中获得功绩,未免有些功高盖主了!
而且辽王所控制的地盘,当下怕是已有大庆一半地域还大。
辽王的影响力。
已经丝毫不弱于朝堂了。
只不过辽人如今人口依旧还少,辽王所控疆域内异族较多,尚未规划。
而这。
还造就了一些问题。
以往北人向南,现在北人向北。
北方人,都想去辽地!
秦雄英突然抬头:“父亲,儿臣觉得北人无错,是南人做的太过,以至于北人与我皇朝离心离德。”
秦雄英已到了学政的年纪。
只是。
他终究受到辽地的影响极深,甚至一直将秦风当做模仿对象。
也就导致秦雄英学了许多辽地的知识,自然也对于同学辽地知识的北人,更有好感。
秦雄英此话,却让秦允炆紧张了起来。
“兄长,不可与父亲顶嘴,这是不孝的行为。”
秦标却笑着,摸了摸秦雄英的脑袋。
“无妨,当年孤顶你们皇爷爷的嘴,可比这严重多了。”
“孤也并非是那顽固不化的人。”
秦标的行为,让秦允炆都有些疑惑了,觉得有些不认识了。
父亲不是顽固不化。
那天下间还有顽固不化的人了吗?
或者说,那不该叫顽固不化,而要称之为坚守本心。
“北方士子的确没错,只不过是抉择不同罢了,都有利于国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