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周公旦制定周礼的本意,你知道是什么吗?”
朱高炽回答道:“是为了区分嫡庶和长幼。”
刘伯温听的连连点头,他笑道:“然也,在周公旦的眼里,宗室之中只有划分出了等级,父子和兄弟之间只有划分了等级,贵贱有别,长幼有序,周室的传承才不会发生混乱。”
“这也是孔子倡导的‘亲亲尊尊’原则,所谓的亲亲正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则是君臣之间、贵庶之间、主仆之间的上下尊卑。”
“与其说周礼是一种等级制度,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的秩序。就像一张天大的网,把这个世上所有人的社会关系都网罗在了里面。”
“无论是创始人周公旦,还是卫道者孔子的本意,只要坚持这种制度,周朝的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实现万世一系。”
说到这里,刘伯温的话锋一转,语气逐渐变得低沉。
“可是这世上焉能有不变之法,唯有不变之人心。人性贪婪,人心本就善变。周礼是建立在分封诸侯之上,然而也是同为姬姓诸侯的郑庄公一箭射中了周天子的肩头,致使周室威严扫地,从此,开启了礼乐崩坏的时代。”
“当然,以上都是大王的原话。”
听到刘伯温又一次提起了父王,朱高炽惊讶道:“我听母妃说父王拢共读了不到半年的书,怎么听起来头头是道的,比杨先生还要厉害呢?”
刘伯温反问道:“你相信这世上有生而知之者吗?”
朱高炽说道:“学生没有见过。”
刘伯温笑道:“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所谓生而知之者,就是虞舜一样的圣人,这种人不论出身高低,他们不仅集百家之长融会贯通,甚至能举一反三,走出一条与前人截然不同的一条路来。”
“你的父王就是这样的人,你的皇祖父亦然。”
听到刘伯温提到了朱元璋,朱高炽不解的问:“我听奶奶说过父王自打出生以来就与众不同,但是我皇爷爷在朝野的风评似乎不是……太好啊。”
“我皇爷爷真有这么厉害的吗?”
刘伯温沉默了一阵,才回答:“一位皇觉寺的小沙弥认得字还不到半本经书,仅凭着一腔热血和孤勇在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不仅扫平了群雄,驱逐鞑虏,收复了沦陷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恢复了汉人江山。”
“还重现了汉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