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工,这里”
“周工.”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内容过于庞大,周瑞从“思维殿堂”中摘取下来了的,也只是一份“目录”。
当需要将“目录”扩展成“全文”的时候,其中的分支实在太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周瑞需要49个各领域专家协同工作的原因,他需要这些人的双手,更需要这些人的大脑。
起初三个小时,一切都很顺利,连带周瑞50人,成功完成了上百种零件的设计,但随着数量增加,各个部分产生的关联性也逐渐增加,大量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这个涵道比不对”
“我这里压力系数是不是太大了?”
眼看一场攻坚战,似乎陷入了僵局,专家团们也开始产生了疑虑。
会不会真的变成一场闹剧?
周工笔记本上的东西,是哪里来的?到底靠不靠谱?
困境和质疑,渐渐弥漫了整个“教室”。
一直旁观的杨如彬,也开始有些担忧。
周瑞没有出声驳斥那些疑惑和怀疑,这是科学与工程的结合。
错就是错,声音再大,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只有正确,能弥补错误。
他捏着笔记本,闭着眼仰起头。
1分钟。
并不长。
外界看来,周瑞只是走了一会儿神。
等到周瑞睁开眼后,他急促的喘息着,仿佛刚刚忘了呼吸。
他成功了,以自己的意志力,而不是专注力的剩余值,主动退出了“大师时间”。
随着进入“思维殿堂”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对于那种想要死在思维殿堂般的贪婪,也有了更高的抗性。
一分钟的大师时间,后遗症还能克服,周瑞缓了几分钟,然后带着重新被理清的思路,准备赶紧下达更多的命令。
“思维殿堂”就是这样,离开后水平飞速下降,并且隔得时间越远,脑海中的记忆就越淡薄。
就像他想不起来前几次“大师时间”内的思路一样。
哪怕拿着“目录”和“索引”,也需要及时“复现”,否则不说能不能凑齐这么多专家为自己动手动脑,周瑞自己按部就班的复原,思路也只会越来越模糊。
他想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试一把。
就像他说的,是在拼。
争分夺秒,不但是指局势的变化,也是指自己的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