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加工门槛足够低,普通金属加工作坊都能做,没什么生产压力。
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武器改进。
武器改进,可能会优化弹头形状,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尺寸,所以现有武器也没办法打满产能囤积,只能囤一点点。
现在20毫米机炮只有12团和新编还没正式开始战斗的13团有,现行标准是团部囤积50万发,综合狂风三原型机和双发型的吊装机炮,大概是三百多架次。然后总部囤积300万发。
听起来不少,其实等魔族真正全面冲起来,按两个团三百公里作战半径,每架飞机每天出动四次均打空弹舱,只能撑不到五天。
当然具体战斗不会真的让飞机打空弹舱才回头,实际消耗会少一些,不过整体囤积量不高仍然是事实。
之所以把总部囤积规模限制到两百万,因为真的在做新炮。
根据前一次清剿战斗中飞行员们对武器的反馈,空军觉得机炮射击密度还要稍微大一点。
现有的机炮,一百公里的平飞姿态执行对地扫射时,平均着弹密度是2.1米一发,一些高敏捷的高级魔族,能够找到闪避空间。
生物受神经反射速度影响,在高密度交战中,并不能真的做到完美连续闪避,但机炮也受飞行状态的影响,弹道扩散度本就高于地面,两者叠加,导致机炮的有效打击率提不上去,500米外对高级魔族的有效打击率不到3%。
从装备通用性的角度出发,应该考虑提高现有机炮的射速,以及悬浮避震等改进。
不过空军提出武器改进要求的时机存在问题,研究院大部分人员都投入在一个名为「法术再造」的项目里,它会利用卡洛琳-拉瓦公式带来的成果,重构一些基础魔法,到应用程度还有一定距离。
所以近期研究院和制造局的基础技术实力是停滞的。
而用已有项目,实现空军要求的「提高有效打击率」,只有两个途径——改变弹体形状和口径缩水。
两者实际一样,改变弹体形状的目的也是提高机炮射速,在基础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往轻了改。不过很明显,缩短弹体长度会导致弹丸更容易被空气阻力影响,还不如缩小口径。
于是研究院那边给空军回复了一个方案:在机炮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成两联装的15毫米口径机炮,每分钟射速1400发以上,总弹容量提高到0发。
实际牺牲还是很大。
15毫米标准弹的重量只有56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