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部。他们拿着预算,购买到了船只,支付了帝国税务部批预算的时候给他们的税币。
这些税币,落到联盟手里,代缴了帝国税。
也就是说,联盟出售的一半的船只,确实落到帝国中央手中。但其实大多都是从其他地方转过一手,相当于帝国买来的。这个价格,往往会比税务部对于每类船只的定价,高30%到150%不等。
中间的钱,被联盟、被中间商联手赚走了,帝国中央等于用了一样的价格,买到了最多60%左右的战船。
这种中间商赚差价的事情,正常情况下,帝国中央是不可能允许的。
符合规定也不行。
真要说起来,帝国才是实力最强的。甭管你符不符合规定吧,你们都挣钱就我亏,那我的拳头不是白白长那么大?
但是,所谓的‘帝国’,又不是一个活的人。如果说,决定了帝国中央意志的人们,就是捞钱的那诸多中间商背后的大佬们呢?
那……
齐伯督首相、许芙真总理、罗斐总理、国教的、帝国总商会的、神圣泰拉上隐藏在政坛下面的权力家族们……
谁没点份额?
哪怕是对于齐伯督来说,帝国中央赚到的财政钱,要怎么花,那都是有章程,就算是他也不能够随意决定,都是要开会开出来的。
可落到自己手里的钱,就不一样了。
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而且,到现在这个地步,就算是齐伯督想要阻止翎泽星上那对于帝国利益有重大伤害的贸易,也无能为力了。
他是最大的权臣没错,但是权力这个东西,也得别人相信你才行。团结在他身边的人,认为跟着他,能够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才会持续跟着他。那些在这件事情上赚钱的诸位大佬们,本身就是他的统治基础。
他一狠心,能砍自己一刀;但他却做不到砍自己的统治基础一刀。那样的话,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他都有可能无法承受的。
谁不知道这样会滋养联盟呢?
神圣泰拉上的有识之士(主要是在这件事情上没赚到钱的),把翎泽星贸易给骂翻天了。
但是,它仍旧是这么运行了下去,并眼见着未来还会运行很久。
这就没处说理去了。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联盟是在里面,靠着造船业大把大把的闷头赚钱。
赚来的钱,除了再投入经济建设之外,相当一部分就用在了海军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