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存条,可以临时存放数据,另一种我暂时给它命名为硬盘,可以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使用人员将借用外部设备,操作计算机。”
“软件方面,包括操作系统”
李爱国所讲述的这些知识,全都是计算机领域中最基础的内容。
在后世,只要是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对这些概念都不会陌生。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实际上却是计算机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一点一滴逐步完善起来的。
在这个年代,即使是全球最顶尖的计算机专家,也很难将计算机的设计构想得如此全面、如此完美。
吉洛蒂教授平日里也常常会畅想未来计算机的模样,在他的想象中,未来的计算机体积会更小,运行速度会更快。
但他从未想过,计算机的结构可以像堆积木一样,被清晰地划分成不同的部分。
他下意识地想要提出反对意见。
可在李爱国严密的逻辑和详尽的阐述面前,却怎么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
这套计算机框架设计得实在是太精妙了。
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计算机的成本,而且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进行更换和升级。
“那,那操作系统究竟是什么呢?”
吉洛蒂教授见李爱国突然停顿了一下,忍不住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
“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底层软件,可以直接跟机器交流,人们再通过操作系统来操纵机器.”
“这,这不可能!我设计出来的自动编程程序也做不到这一点,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么复杂的程序!”
吉洛蒂教授感觉到自己的常识受到了挑战,忍不住大喊起来。
可话音刚落,吉洛蒂教授便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极具天才的构想。
计算机就如同是一间黑暗的房子,内部的运行情况对于使用者来说,就像是一个难以窥探的秘密。
而操作系统则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使用者能够实时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但是……要在底层机器码的基础上再构建一层能够被人类理解的代码。
这一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太过惊世骇俗了。
即使是那些最离经叛道、敢于突破常规的计算机专家,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大胆狂妄的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