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奔袭固然能对明朝造成极大破坏,后金本身的收获其实有限——金银财宝不能吃不能穿,抢回去无非是增加通货膨胀。而真正有用的粮食,用具这类消耗品,在经过草原上的长途跋涉后,又有多少能达到后金的老巢?连同人口都是如此:从内陆绑来的丁口,能活着到达辽东的不过十之三四。确实可以补充后金的人力,但也只是补充消耗而已,还不足以令其发展壮大。
皇太极绝对料想不到,若干年后大明与大顺的鹬蚌相争,最终会让他们这些关外渔翁得了大利,居然能有机会成为中原之主——此刻的皇太极,眼中还看不清未来的道路。
当然,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如果不能击破对面那伙身穿绿军装的古怪敌人,大金国就不会有未来。这一点皇太极非常确定,所以他才不惜消耗这么多年来在本族部下和蒙古盟友那里建立起的威信,坚持在大明京畿地区停留那么久,就是为了吸引短毛主力过来打一场决战。
在汇集了后金和蒙古最主要战力后,在最适合骑兵发挥的平原上,在尽可能创造了一切有利战机的条件下……与那支绿皮军一战定胜负!
——就跟当年的萨尔浒大战一样,打赢了,从此海阔天空,大明北方依然任他们纵横驰骋。要是打输了么,那就只能缩回辽东老巢,另想办法了。
当然了,对于皇太极的这条激进策略,后金内部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一战定胜负听起来豪爽痛快,毕竟要冒极大风险。大凡性格谨慎的人,多半都不愿意采取这种方式。后金能够走到今天,其中的上位者都不是莽夫,对这种赌命式的决战并不看好。
哪怕当年的萨尔浒大战,也不是后金方面主动挑起的,他们只是被动应战而已。想要一战定胜负的原本是明国方面,之后果然输的一败涂地。
就连皇太极本人其实也是个相当谨慎的人,在其它军政诸事上素来稳妥,为何偏偏在此事上却要采取冒进政策?那些老臣们都很不理解。
不过皇太极最终还是说服了他们,用一个很简单的词汇——时间。
——我大金从老汗王七大恨告天起兵开始,到如今已有近二十年。才不过占据了半个辽东,仍然与明军在关外纠缠不休。而那伙短毛忽然冒出来才几年?
满打满算,从他们在琼州岛立足开始,区区五六年光景,这帮人已经从同为“四大寇”之一的大明叛贼,发展成为了大明朝的一方重镇。其势力也从僻处海外的一座荒岛,直接延伸到了大明腹心之地。更不用说只要有海路连通之处,便尽数为琼镇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