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出了,台下又是一片安静。
写诗多以眼前景色为启发,继而感怀有做,大好春日,题目却与眼前景色背道而驰。
第二层龙煌台果真比第一层增加了不少难度。
沈坤与古不疑皆是以急智著称,李知白话音方落,沈坤已然一拱手,似感慨道:“今年冬日,吾曾求学至一寒庐,拜访一隐士高僧,当时见冬雪冷月,心中感怀,便偶得一首诗,如今便吟来,请诸位品评!”
“寒庐拥雪千山寂,老树横鸦半月凉。
一叶孤舟江上卧,红尘不在水中央。”
沈坤一脸感怀之意,吟完此诗,沉声道:“此诗,雪夜寻僧不遇,请诸位品评!”
“好!好一个一叶孤舟江上卧,红尘不在水中央!绝句,绝句啊!”这首诗造成的轰动,比方才的词更甚,台下有寒门学子早已起立鼓掌,一脸赞叹。
倒也不用再需沈济舟的人摇旗呐喊了。
李知白倒未多么动容,只是微微一笑,将目光投向古不疑。
古不疑淡淡一笑,朗声道:“冬已生机寥寥,为何还要如此空寂呢,沈兄,我倒觉得可以别开生面。”
沈坤哼了一声道:“请赐教!”
古不疑踏前一步,忽的负手而立,在龙煌高台之上,顿生豪情,神色也愈发壮怀激烈起来。
但见他声音豪迈,出言吟诵道:“休怜白雪催山老,但见青松唤日新。岁暮春风吹渐绿,壮心未减向红轮。”
“好!好一个壮心未减向红轮!”李知白头一个击节赞叹起来。
“哗——”台下一片沸沸,皆被古不疑诗中百折不挠的心境和欲建功勋的豪气感染了!
台下大多数皆是寒门才子,无权无势,多少寒夜苦读,皆是因壮心未减向红轮。
这句诗写尽寒门学士的艰难苦恨,却矢志不渝的心态。
台下萧元彻也是心潮起伏。
他本是寒门,出身亦不高贵,但却起于微末,多少年呕心沥血方有了当今萧氏屹立于诸强之上的局面。
其中的艰辛和奋斗,只有他自己最明白。
“古不疑......果称夫子也!”萧元彻赞叹道。
苏凌此时已然有了微微的醉意,饶是多喝了几卮酒,忽的淡笑一声道:“司空,只是不知他所向红轮是姓萧,还是姓刘呢.....”
他却是无心了,只是贪杯失言,这才冒出了两句话来。
可是也不能怪苏凌妄加推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