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李浔落笔随诙谐,可众人还是感到一阵阵寒意,废除宰相、设立五军都督府、官制改革、军户、锦衣卫,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各种推演,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所有人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朱元璋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已经必然引发的一系列影响。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不知不觉间,大家脑海中竟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整体的,关于虚构的大明王朝的印象。
而这个印象竟然隐隐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两汉魏晋唐宋还要深刻。
这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两汉魏晋的官制,可大明那无比复杂的,完全虚构的官制,以及官制设立之初的背景,大家却都如数家珍。
值得一提的是,李浔在创作《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照搬原著,而是有目的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减,但整体风格却完全承袭原著,所以李浔这版《明朝那些事儿》实际上要比原版来的更细致一些,一些原版中没有的东西,在这版中李浔适当对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至于李浔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原世界大明真实存在,读者不懂地地方可以自己去查资料。而在这里大明完全就是一个虚构的王朝,有些东西他不写出来,读者就不可能会知道。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五点,正常来说大家应该打卡下班了,可整个会议室里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起来离开,甚至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竟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不时响起的伸懒腰的声音说明大家已经一口气看了很久很久。
终于时间线来到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了。
会议室再次响起叹气声,短短半天时间,李浔已经成功让朱元璋的形象在所有人的脑海深处扎根。渐渐的,建立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代替了1363年死于翻阳湖大战的朱元璋,成为在座所有人脑海中最为印象深刻的形象。
朱元璋死后,由孙子朱允炆登基,很明显朱允炆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身边也渐渐聚拢了一批能人异士。
比如道衍和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乱世之臣。
又比如姚广孝,这又是一个和尚,一个拜了道士为师的和尚。
有些人天生就是要来造反的,道衍和尚和姚广孝皆热衷于此,朱棣本不想造反,他当然想当和尚,但他不想反,但有时候命运就是会逼着你不得不反。
朱元璋早已为继承人清除了可能存在的一系列威胁,如果单看力量对比的话,朱棣几乎没有任何胜算,但谁让他的对手是朱允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