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普西偌等人还真研究过,当即便说道:“殿下,以微臣所见,此事宜早不宜迟。
总的来说,大明王廷真正有今天这般光景,其实也不过是去年殿下大败慕容伏允以后,满打满算不过半年时间。
现在开始税赋改革,老百姓倒也能理解,毕竟之前什么光景大家都知道,朝廷没有征收这些税赋不是不能,不过是不忍罢了。
至于当初赤水源的老人,虽然享受不交税赋的时间长了一些,但他们一来人数不多,二来也都是随着大明和殿下熬过来的,倒是不用太过于担心。
他们和赤水源外的老百姓不同,只要是朝廷的政策,跟他们讲明白了,他们还是很愿意支持的。
而赤水源外的百姓,要是拖个一两年,未来再想征收这方面的赋税,那就难了,毕竟真要让他们养成了没有赋税的习惯,再想从他们身上掏出一个子儿都难了。
所以微臣才说,宜早不宜迟。
刚好,趁着大家都才从战祸中走出来,都熬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现在开始重新制定税赋政策,他们也能理解,甚至,他们还可能为之前朝廷没有征收税赋而感恩戴德。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时机。”
李承乾闻言,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普西偌在这个事儿上还是真的动过脑筋的。
李承乾甚至怀疑在普西偌的袖笼里,估摸着也有一本奏章静静地躺在里面。
“殿下,普尚书说的在理。”契苾何力闻言,也说道,“在他们困难的时候,不征收赋税,那是殿下仁厚,哪怕现在开始征收赋税,他们也只会感念殿下的大恩大德。
但如果在他们度过了这一关后,还迟迟不征赋税,等他们养成了习惯,要想再去征收赋税,他们只怕会认为是有人在抢他家的钱粮一般。”
李承乾略作沉吟,片刻后才点头道:“两位仆射言之有理,的确,赋税的改制必须提上日程了。
赤水源的百姓还好,他们都是跟着我们从苦日子里一步步熬过来的,但赤水源外的百姓,说句难听的,他们对本文对朝廷,可能都没有特别强烈的归属感。”
众人闻言却是没人敢接茬。
主要是李承乾后面这一句话,还真没几个人敢接的。
“不过,赋税的改制也没那么简单。”李承乾说道,“如今我大明主要依靠的是商税,好吧,主要这词儿都是本王用词不当,应该说是所有的税赋都是依赖于商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