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夜里,方重勇收到“内线”密报,说是位于河东的官军主力,居然长期停滞不前,并未出井陉攻打河北真定,而是向北掠地,收复了秀容川。
史思明退守雁门,严防死守,官军不得进,战局再次陷入胶着。
但不管北线如何收复失地,官军主力一不能收复雁门,二不能在河北打开局面,基哥焦灼的心情可想而知。
“岳父倒是看得很清楚啊。”
将密信放下,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
军中稍有眼力之人,都知道河东兵马贸然进入河北腹地,必败无疑。
方重勇能看到,王忠嗣自然也能看到。
他选择北上收复无险可守的忻州,将史思明赶回代州,就是拓展北线的战略纵深,让大军出河北后,老巢太原不会被史思明轻易偷家!
至于河北这边,一直保持战略压力,暗地里派出斥候刺探军情,让皇甫惟明进退维谷就好。
一到秋收,河北叛军当中不少人是团结兵出身,并非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
到时候家里的田地,要不要干农活?要不要收割?
等那个时候,河北叛军在真定附近囤扎已久,势必日益懈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秋收时士兵们普遍想回家干农活,这仗还怎么打?
这就是地地道道的阳谋,对于官军来说,越晚动手越好,拖到秋收就算赢。河东官军这边,有以蒲州为核心的河东道持续供给粮秣,暂无缺粮之忧,他们是耗得起的。
只是如此“老成持重”的打法,胜算虽然可以保证,但对于基哥的权威而言,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拖得越久,就越不会有人把他当做大唐天子,基哥如何会不急?
“基哥大概率要换帅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道,差不多猜到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正当他在桌案前揣摩战局之时,封常清走进书房,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节帅,汴州郭桥县县令刘长卿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告。”
“刘长卿?”
方重勇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只知道汴州刺史是郭纳,一个好高骛远,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罢了。
事实上,因为李林甫的关系,大唐基层架构被搭建得更细致,架空得也更厉害,地方权力被大量上缴,拆分。
所以刺史本身能力如何,对于某地施政的影响不大。
大家都是按朝廷的规矩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