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百官手上,出现在世家豪族手上,唯独就是不在民众的手中。
对于现阶段的梁国来说,主张收复山河,便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无论是官员,还是豪族,他们并不在乎桓熙加税,哪怕户调向江南看齐,也不过是每年多征收一点布罢了,为了这点事情得罪桓熙,这不值当。
而民众大多都是盲从的,当官僚阶级、士人阶级都在旗帜鲜明的支持加税,并为之赋予崇高的使命的时候,民众们也只能选择随波逐流。
其实,桓熙在背后也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他暗中派人在长安城中不断的宣讲在自己北伐以前,后赵在关中的暴行,勾起民众对过去的记忆,煽动起他们对关东百姓的同情。
至于有没有人对加税不满,自然是有的,但他们也就只能在家发些牢骚,在背后骂权翼几句,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想要让自己的话让别人听见,只能发起暴动。
然而,这次加税且不说事出有因,在长期轻徭薄赋的政策下,一次加税就要发动起义,也属实太小看了民众的忍耐力。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正月初五,桓熙在听取了民间的舆论与意见之后,终于下达诏令:
自今年起,雍、秦、梁三州民众的户调,由每户纳布一匹,绵三两,提升为每户纳布三匹,绵三斤,向江南看齐。
凉州作为西北边地,按照晋制以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缴纳。
河西鲜卑、河套鲜卑、铁弗匈奴每帐缴纳布一匹,可用兽皮等价替代。
至于民众关心的田租、牲畜税、商税,暂时并未上调。
诏令一经公布,各地百姓也算是放下了心来,看似户调上涨了三倍多,但那是因为之前定的足够多,只有晋朝户调制度规定的三分之一还不够。
况且只是户调上涨,民众还是能够承受。
在诏书颁布的当天,桓熙乘坐马车来到权府。
权翼得到府中管事的通禀,匆匆出门相见。
桓熙板着脸问道:
“除夕时,我在未央宫设宴,你为何不来?”
权翼回答道:
“梁公让我归家反省,草民自问未曾醒悟,因此不敢出门半步。”
桓熙无奈道:
“今日我专程登门拜访,子良难道不应该请我进门先吃一盏茶?莫非子良还在记恨我免了你的官职?”
权翼戏谑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