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根本就开不了这么重的弓,实在不知道为何还得让他们将步弓带上。
然而,刘阏陋头只是用了一句话,就平息了议论:
“这是桓公的军令。”
经历过之前的事情,匈奴弓骑们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甭管桓熙的命令有多离谱,只管照做就是。
桓熙此番北上,携带了三万张弓,其中大部分都是留作备用。
因为他事先也不知道自己会在河套平原与苻雄经历多少场战斗,总得留足了备用的武器。
否则步兵砍断了刀,弓手拉断了弓,就得赤手空拳上去与人撕咬。
这种没有武器储备的战斗,只存在之中。
用过早膳后,刘阏陋头遵照桓熙的叮嘱,都在让匈奴弓骑适应晋军步弓的拉力。
桓熙送来的步弓皆为一石二斗,比唐朝军队的制式步弓要重了两斗,与宋朝禁军步弓手在考核时所使用的步弓相同。
宋朝军事虽然拉胯,但宋代的弓兵还是值得称道,由于北宋缺马,面对辽、夏的游牧骑兵,也逼得他们必须重视弓箭手在战场上的作用。
桓熙麾下战兵,属于脱产的职业军人,他们不仅是吃米,每天还有肉食,众所周知,吃肉长劲。
虽然这么说有点绝对,但吃肉的兵,就是比吃菜的兵来得力气大。
而匈奴人也是以肉食为主,他们只是在马背上拉不开步弓,可如果两脚踩实了地面,一石二斗的步弓自然难不倒他们。
时间来到正午,晋匈联军尽数来到桓熙麾下听命,不仅有桓熙自己的两万步骑,以及刘阏陋头统率的一万弓骑,刘务桓也带来了一万匈奴步卒。
铁弗匈奴之中,其实也存在有许多的步卒,毕竟归根结底,军马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军事价值,经济价值远不如牛羊。
只有极盛时期的匈奴,才能在冒顿的带领下,以四十万精骑将刘邦围困在白登。
在哨骑回报,氐军已经过河的情况下,桓熙赶赴战场前的第一道命令,却是将本方三座大营尽数拆毁。
只留下刘务桓率领一万匈奴步卒营造一个小营地,用以看管物资。
桓熙邀苻雄前来狼山附近会战,是因为他熟悉这里的地形,而并非是真的想要在局势不利时,退守营寨。
如今下令拆毁三座大营,就是要断绝将士们的退路,免得他们在战场上分心。
想着就算打不过,还可以撤回营中防守。
至于刘务桓那一万匈奴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