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挠头干笑。
沉默了一阵儿,李青试探道:“皇上,你是不是忘了什么啊?”
“什么?”
“奖赏啊!”
“你这家伙……”朱棣脸色臭臭的,不过也没真生气,“你这一把年纪了,还要那么多钱做甚,封你个国公吧。”
“算了吧,又没人继承,要来何用。”李青笑道,“我还是喜欢金子。”
朱棣斜睨了他一眼,哼道:“这些年你弄得钱还少吗?
就不说你领着两份儿俸禄了,但是那些人送的礼,加上朕的奖赏,足够你奢靡生活过到死,你又没儿子,对了,你连闺女也没有,国公要了没用,金子要了就有用啦?”
“呃……”李青辩无可辩,只好道:“皇上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巴拉巴拉……
“行了行了。”朱棣被吵得脑仁疼,“奖赏自然是会给你,但这次出征,你得跟着去。”
“没问题。”李青果断答应。
本来他是不想去的,但如今的朱棣身体已不复往日,不跟着也不放心。
“你说的五日之内解决问题,能办到不?”
“不说万无一失,也是十拿九稳。”李青点头。
“那就好。”朱棣脸色好看许多,“对了,此次去南方,东厂办事如何?”
李青如实道:“很好,太监也没那么不堪。”
顿了顿,补充道:“相比文官,太监更忠君。”
这是事实。
倒不是说太监的品德比官员更高,而是他们的权势都来自皇帝。
皇帝在,他们就在。
想要保住权势,只有忠于皇帝。
朱棣深以为然,三宝就是很好的例子。
能力这东西,和读书有些关系,但并无绝对关系,且太监的职责也不是理政,而是辅助帝王更好的管理群臣。
只要听话,忠心就够了。
这次群臣反对出兵事件,让朱棣深刻意识到了皇权危机。
勋贵制衡文官的体系,往后必然走不通,因为勋贵的利益逐渐和官绅一致,亦或说,他们会渐渐成为官绅。
届时,皇权必当严重受损。
若没有绝对信得过的势力,跟皇帝统一战线,后世之君必当举步维艰。
朱棣吁了口气,问:“你以为让东厂监察锦衣卫,如何?”
厂卫本就相互监察,相互制衡,如今朱棣却只说,让东厂监察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