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档案好像上次收错地方了。”
女文员在检查其他文件的储存情况。
“倒是都没潮……我上次归置完,回住处的时候,就隐隐觉得我是不是搞错了。这次一看,还真是。可我完全不记得原本的应该放在哪儿。妈的,真麻烦。”
她骂了一句,但梧惠并没有在听。她全神贯注地翻看着手里的资料,里面记录了关于琥珀的、十分详细的实验数据。由于这种记录完全不具备文学性质,对她这样的外行而言十分晦涩难懂。可她努力想弄清什么,就硬往下看,难得没有犯困。
“八成拿错地方了。”文员自言自语,“这样吧,我去附近的储藏室看一下。你别乱走动啊,也别碰这儿的其他东西……我跟你说话呢,你听到没有?”
“嗯,嗯嗯……”
当文员抬高声音时,梧惠终于附和了两声。文员知道她其实没有在听,但谅她也捅不出多大娄子。于是她重重地叹口气,不情不愿地去其他地方找弄错的档案。
梧惠还在查阅资料。这叠资料很厚重,她不清楚是否是关于法器蓝珀的、全部的信息,只是有多少看多少。至少她能从手里的内容看出,对蓝珀内部液体的取样,一共进行了十三次。每次提取,都是以几十、几百微克为单位——想必那石头里扭曲的缝隙间,也没有多大。
可是,由于数次取样的分析都是徒劳的,他们并没能确认液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兴许是一种至今也没能发现的物质,尚未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呈现。
但……不太可能。剩余的元素性质,是可推测的,它并不符合。那大概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可若要进行详细的检测,凭这些少得可怜的样本得不出结论。
也或许它不是物质。它之所以被人认知,只是因为它存在杂质。
尽管对它仍一无所知,实验仍然开始。
每次项目的时间是如此紧凑,他的团队,似乎非常着急。甚至在一份中期的报告中,主打简洁与严谨的实验报告中,出现了这样一句潦草的、略带情绪色彩的话。
“时间不多了。”
从字迹判断应该是另一人写的。项目的组长,还是,莫玄微?
被提取的来自法器的部分内核,用特殊的液体稀释,调配成某种试剂。只是用水性溶剂的话是不行的……仔细想想,可能与它本身的“容器”来自大海有关——假定它真的来自大海。水性溶剂中,它会以沉淀或漂浮物的形式存在。
状态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